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752篇观点精粹,欢迎阅读。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中国工业经济》观点精粹 | 发挥制度优势 增进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
图片来源:https://m.baidu.com/sf/
作者:李戎,刘力菲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10期,原标题为《制度优势、货币政策协调与财政拉动效应》。
研究背景
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支柱,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和博弈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许多西方国家,由于财政政策制定者和中央银行之间的政策目标不一致,可能催生两个部门政策选择的策略互动,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宏观经济理论表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配合是加强政策效果的渠道之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效果受到货币政策“逆风向而动”程度的影响。当财政支出增加时,保持货币政策宽松有助于加强财政拉动作用。也有研究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作用于货币流通,二者具有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基础和可能性,并且也存在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与西方国家不同,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同属国务院组成部门,两个部门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样一个制度上的优势使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更容易协调配合。那么,在这一制度优势的背景下,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究竟是不是相互配合,政策效果又如何呢?
研究发现
李戎和刘力菲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10期的《制度优势、货币政策协调与财政拉动效应》采用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方法,将财政与货币政策变量共同纳入到向量自回归模型中,采用了同时施加短期和长期识别假设的方法对外生的财政支出冲击进行识别,分析货币政策在财政支出扩张时的反应和财政政策对私人部门经济活动的拉动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货币当局在财政政策扩张时,采取了用宽松货币的协调配合的策略,与此同时,财政政策对私人部门经济活动的拉动作用明显。
接下来,依据实证研究的发现,本文对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改进,在模型中嵌入了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协调的制度优势,分析在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经济刺激效果和传导机制。通过财政支出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在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前提下,财政政策能够拉动居民部门消费和投资,因而有效地扩大了总产出,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刺激效果。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有效助力财政刺激效果的发挥,这是因为财政政策通过预期通胀渠道在发挥作用。当财政支出扩张时,货币当局也同步进行货币宽松,在通胀温和上涨的同时,通过相对抑制名义利率的上涨幅度,使得实际利率下降,从而拉动了私人部门的消费。
本文认为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体现。传统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独立,不受政府其它部门经济政策的干扰。这一观点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之下或许有其合理性,是因为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执政党过度关注短期经济目标、放任经济过热而不顾长期经济稳定。在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执政党不仅关注短期经济增长,更关注长期经济发展,这在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坚持通过“五年规划”这一中长期经济战略进行经济治理中有所体现。在这一背景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显示出中国制度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必须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到的货币政策对财政扩张的协调并不是所谓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财政赤字货币化指的是无视财政纪律,忽略长期预算约束的财政行为。中国政策实践中的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都严格遵守着财政纪律、尊重长期预算约束。中央银行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期,增加货币供给,以达到政策协调的效果。
研究启示
依据本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政策建议:①中央政府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中国的制度优势,统一领导、协调各部门的政策目标和利益,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作用,放大政策措施的调控力度,建立新时代背景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联动机制,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②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不应单纯盯住短期通货膨胀或产出缺口目标,应当兼顾长期经济增长目标以配合财政政策的实施,完善跨周期宏观调控设计,把短期调控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合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平稳发展。③财政部门应该与货币部门保持充分沟通,在经济出现下行信号的时候果断行动,通过与央行的紧密协作,达到刺激经济、平抑经济波动的政策目的。通过货币部门的政策协调,可以在不大规模增加债务负担的同时,使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也为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发展提供合理、高效的政策组合。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数据处理文件、MAT文件、MOD文件
程序M文件、MAT文件
正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洪银兴,桂 林.公平竞争背景下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路径——马克思资本和市场理论的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21,(1):5-16.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洪银兴和桂林(2021),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1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1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0)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中国工业经济》官方公众号
微信号:ciejournal
敬请关注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